2021年,老子在外国火了


作者:雷斯林

来源:为你写一个故事(raistlin2017)


01


海外网友们正在以认识老子为荣。


没错,就是我国古代那位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老子。


在我们的课本里,他通常长这样,穿宽大的长袍,有着睿智的白胡子,看起来就很像那种出世谪仙人。



2021年,老子在外国火了 最新 图1张



在TikTok上,老子正在成为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2021年,老子在外国火了 最新 图2张


 

在相关视频里,网友们读《道德经》。



2021年,老子在外国火了 最新 图3张



借用老子的经典形象,分享语录。



2021年,老子在外国火了 最新 图4张



老子名言被翻译成他国语言,成为指引人生的信条。


比如这句,“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2021年,老子在外国火了 最新 图5张



再比如这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2021年,老子在外国火了 最新 图6张



他们认可老子的处事法则,推崇这种“夫唯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的心态。某种程度上,老子以“弱”证道,以柔克刚,以不变应万变。

 


2021年,老子在外国火了 最新 图7张


 

老子语录被重新解读,道教信条得到解构。他们相信“甜”是生活的本质,理解老子口中的万物自然,向往“清静为天下正”的状态。



2021年,老子在外国火了 最新 图8张



它们借用西方文化中的某些元素,来做道教的注释,融会出现代的“道”。


通过这种融合,不断有人得到新的领悟,挖掘出生活的本质。

 


2021年,老子在外国火了 最新 图9张


 

他们还借用老子的辩证思维向人生发问,“没有人会指责偏离森林中心的树,也不会抱怨不完美的海浪,为何总是如此苛责自己?”



2021年,老子在外国火了 最新 图10张



这疑问巧妙地暗合了《道德经》中讲到的“大成若缺,其用不弊”。世界上从来都没有完美的事物,再完美的人、事、物都有自己的缺陷。


不完美与完美本就没有根本的界限,它们或许只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状态。


不少人在评论里积极回应,他们赞美离群的树,也赞美特立独行的人。这正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大巧若拙”。



2021年,老子在外国火了 最新 图11张




他们以此提醒自己自勉,不要用不存在的完美去评价他人。



2021年,老子在外国火了 最新 图12张



也有人以《圣经》中的字句作为回应。造物质问造物主为何如此造就他,但造物主眼中人与人并无不同,谈何这样与那样。

 


2021年,老子在外国火了 最新 图13张


 

有趣的是,《道德经》中曾经讲到“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在我看来,可以理解为有美才有非美,有善才有不善。


所有的概念、状态都不是绝对对立,而是相对对立的,有与无相依相存,没有“有”谈何“无”,没有“这样”谈何“那样”。


这也对应了评论中的部分观点。


他们试图用老子的人生哲学应对日常困扰,用朴素的东方哲学提炼出人间美德。



2021年,老子在外国火了 最新 图14张



他们四处寻找老子哲学的踪迹,以生活日常解析“道法自然”的奥秘。



2021年,老子在外国火了 最新 图15张



大自然永远有条不紊、不急不躁,遵循着自己的逻辑轨迹,不因外物强求而改变,这便是天性。自然如此,或许人亦该如此。

 

如此看来,“无为而无不为”似乎才是直面人生的最好法则。



2021年,老子在外国火了 最新 图16张



 

他们衍生发展出老子式的生活风格,完成了传统与现代的重构。



2021年,老子在外国火了 最新 图17张



 

老子的“道法“如海纳百川,包容而宽广,能给不同的人以不同的启示。



2021年,老子在外国火了 最新 图18张


 

不同的人各取所需,皆能从道家思想中找到自己认可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积极者坚持“大方无隅,大器晚成”,消极者信奉“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入世时推崇“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出世时跟从“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无为”理念更是在高速发展、焦虑爆棚的当代给无数人提供了精神上的宽放与慰藉,让他们得以坦然跟随本心,顺其自然,免于外物纷扰。

 

凭借着这种包罗万象的“道法”,东西方文明以一种微妙的方式达成了共识。传统中国文化以新的方式汇入现代西方的生活,由西方的文化思潮中碰撞出中式的心得火花。



02

 

其实不止老子,这些外国网友们也试图研究孔子、庄子、韩非子等一系列富有代表性的思想家,把“东方神秘文化”带入更多人的视野中,以东方思想宽慰当下生活。

 

他们效仿古人,打坐问道,试图从冥想中参悟天地的奥妙。



2021年,老子在外国火了 最新 图19张



 

他们可以用不同语言熟练地背诵孔子语录。

 

比如格鲁吉亚语,这是一个地跨欧亚两洲的国家所使用的官方语言。

 


2021年,老子在外国火了 最新 图20张


 

他们把各位思想家的语录纹在身上,以彰显对文化的认同与推崇。

 


2021年,老子在外国火了 最新 图21张


 

他们用孔子的观点解读“人生”,和网友们分享孔子的思想哲学。

 


2021年,老子在外国火了 最新 图22张

2021年,老子在外国火了 最新 图23张


 

借助孔子语录,他们解读爱情的真谛。



2021年,老子在外国火了 最新 图24张



还有用户热衷于解读阴阳的概念。在他们的分析中,阴阳相对又互补,故能调和。



2021年,老子在外国火了 最新 图25张



也有创作者更进一步,将东方思想家孔子、老子与西方哲学家老子亚里士多德等人的观点进行对比。

 


2021年,老子在外国火了 最新 图26张



他剖析中华文化与西方文明的差异,得出了自己的结论。



2021年,老子在外国火了 最新 图27张


 

而在这条视频的评论区,很多人友好地表达观点,参与讨论。

 


2021年,老子在外国火了 最新 图28张


 

评论中提到,“事物各有不同,并不意味某一方更好或更差。”

 

这样的观点恰好与老子所言不谋而合:“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在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万事万物皆有两面,互补方能平衡。

 

而孔子有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也意外地与评论中的观点互为印证。人各有不同,有善者或不善者,可以为镜,亦可以为鉴。


虽然这些网友们在学习中国文化时,总会闹出一些引国人发笑的笑话。

 

比如这几句流传甚广,常常被引用来作为指路明灯的名言,其实并非出自老子。



2021年,老子在外国火了 最新 图29张




但从老子的道学之中,我们似乎又能找到可以契合的观点,或许是前人的理解与感悟所得。

 

而透过这些无伤大雅的笑话,那些另类而新鲜的思想碰撞,同样能让人有所感、有所得、有所思、有所悟。

 

 

03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国古典哲学和思想正在全世界被认识、被接受、被发展。

 

此前有报道称,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数据,《道德经》的销量已经在2016年超越了《圣经》,跃居其它经典之上。同时,它也是世界上外文译本总数最多的经典名著。

 


2021年,老子在外国火了 最新 图30张



这似乎也从侧面证明东方文化正在不动声色地打入西方文明内部。

 

老子提出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从某种程度上解释了西方哲学中长期讨论的“存在”概念,为他们提供了新的精神自由方向。有即是无,存在即是不存在,万事万物对立且统一,能量此消彼长,归于动态平衡。

 

有趣的是,披头士早早把道德经写进歌中。

 


2021年,老子在外国火了 最新 图31张




 

还有物理学家试图以老子的哲学思想为现代物理学做背书,以“道”暗示“场”,认为道家道家提供了深刻的生态智能。



2021年,老子在外国火了 最新 图32张



一直以来,西方文明似乎更强调效率主义,主张结果论,这导致现代西方社会负面问题频发,而以《道德经》为代表的老子思想等东方文明进入他们的视野后,带去了更多新鲜的洞察。

 

尽管论起思想与精神,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当外国友人开始熟读、理解,并通过书本、歌曲与生活点滴为它们寻找载体时,它们以更易被接受的方式融入到了现代,也为普通人了解中国文化提供了新渠道。


如今,伴随着TikTok上越来越多“孔孟老庄”的出现,显然说明东方古典文化的传播与学习已经跳脱学堂之外,深入日常之中。

 

当不同国家的人用各自的语言分享着同一种文化,已然完成了一次巧妙的文化传播。相比于那些枯燥的照本宣科,这种寓教于乐的文化传播方式显然生动得多。


当下,在他们借助东方哲学思想解决生活困惑、指引人生方向的同时,他们不仅用自己的方式解读了东方文化,并进一步将这种中式思想内化。


*本文作者雷斯林,他之前有个同名公众号被封了,欢迎关注他的新号“为你写一个故事”。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胡萝卜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