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行长易纲:要求支付回归本源,断开支付工具和其他金融产品的不当连接

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消息,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近日在中德“金融科技与全球支付领域全景—探索新疆域”视频会议的开幕致辞中表示,中国监管当局也在努力平衡好鼓励发展和防范风险的关系。

央行行长易纲:要求支付回归本源,断开支付工具和其他金融产品的不当连接 最新 图1张

一是坚持金融活动全部纳入金融监管,金融业务必须持牌经营;同时要求支付回归本源断开支付工具和其他金融产品的不当连接。

二是强化反垄断,出台《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推动大型互联网平台企业开放封闭场景,充分保障消费者支付选择权。

三是落实审慎监管要求,完善公司治理,合规开展互联网存贷款、保险、基金等业务。

央行行长易纲:要求支付回归本源,断开支付工具和其他金融产品的不当连接 最新 图2张

2021年4月29日,“一行两会一局”史无前例地对13家从事金融业务的头部网络平台企业进行联合约谈,并明确提出了7大整改要求。

其中,监管明确提到了支付要“回归本源”。

而支付机构的本源可参考今年2月央行颁布的《非银行支付机构条例(征求意见稿)》。

《条例》明确规定,将非银支付机构的对于支付交易处理的开户人范围限定在“自然人(含个体工商户)”内。

时隔2个多月先后发布的公文必然有其先后关联性,由此推导,监管机构对于非银支付机构的业务本源定位于“向个人提供资金划付”服务。

整改方案不难理解,就是要求机构“甘为绿叶”。

考虑到银行对资金流向具有超强的把控能力,支付业务的扛把子还应当是银行业金融机构,毕竟非银支付机构没有能力直接接触资金,其最终调取的还是银行的支付通道。

后续,非银支付机构展业时应当摆正自己地位——是道“配菜”,功效只是丰富自然人的支付选择而已。非银支付机构就不要再想着大范围给机构和金融产品提供连接了,像贷款发放及款项扣收、理财投资产品的资金划付及清分等,还是要还给银行业支付机构。

央行行长易纲:要求支付回归本源,断开支付工具和其他金融产品的不当连接 最新 图3张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胡萝卜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