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大普奔,APP开屏广告终于要全面取消了?
收录于话题
现在的手机APP多多少少都会带一点广告,除了Banner横幅广告和插屏广告外,每次运行APP弹出的启动页广告也是APP开发者非常重要的一项收入来源之一。
所谓启动页广告,也就是每次启动APP时出现的会停顿几秒的全屏广告,启动页广告在常用的app上都能看到,常以图片、视频、Flash等形式加载,点击启动页广告之后会跳转至某个网页或者其它APP。
以新浪微博为例,萝卜哥翻查了一下《2018年Q1微博报价单》,其启动页广告是11轮播/天,刊例的单价为130万元,如果再加上可以点击的内外链接,动态视频等,一个刊例的广告价格甚至可以达到360万元。
启动页广告的价格高低除了与APP自身流量有关之外,也与广告转化率有关,转化率越高说明该启动页广告转换效果越好,转化率也就是单位广告播放量基础上的点击量。
部分开发者为了能够让更多用户点击开屏广告,在这方面也是没少下心思。
就比如下面这张图,你知道到底哪个“跳过”才是真的吗?
明明点了“跳过”按钮,手机却仿佛不受控制一般,不仅广告没有跳过,还进一步跳转到了广告页面。这样的疑惑,很多人都有过吧!
再比如这种启动页广告,右上角“跳过”按钮很小不说,还与周围背景一个颜色,用户非常不容易发现,反倒是中间大大的“×”关闭按钮出奇的大,这个看似正儿八经的“×”其实只是一个假的诱导式按钮,如果点击了,那么恭喜你,成功为APP贡献了一笔广告收入。
开屏广告的花样还有很多,一些开屏广告还会“伪装”成微信零钱提现、微信红包、未读消息、无网络服务提示、权限申请等消息提醒,诱骗点击。
为了让用户多看几眼广告内容,部分app甚至在开屏广告出现后没有“跳过”按钮,需要过几秒“跳过”按钮才会出现。
部分脑洞大开的开发者还想出了在开屏广告上加头发丝来欺骗用户误触的手段,简直让人啼笑皆非。
就在前不久,新华社还特别单独点名了手机app开屏广告吃相难看的这种不良现象。
其实,有关手机app广告的法律条文从来都不缺少,《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四十四条明确规定:在互联网页面以弹出等形式发布的广告,应当显著标明关闭标志,确保一键关闭。
近日,工信部宣布了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情,工信部将针对有关开屏广告投诉较多问题进一步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并督促企业解决问题。
用户苦APP开屏广告久矣,终于被相关部门“收拾了”,自然是普天同庆了。据了解,截至目前,百度、阿里、腾讯、字节跳动等68家龙头互联网企业已按要求完成整改。
萝卜哥测试后发现,包括QQ音乐、腾讯视频、贴吧等用户使用频率较高的这一类APP确实已经去掉了花里胡哨的开屏方式,均改为了清晰可见的点击按钮,相比以往,误触的几率少了很多。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工信部组织的整治活动只是针对开屏广告关闭键过小等问题,而不是要彻底消灭开屏广告,所以一时半会儿,我们还是逃不过开屏广告的。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胡萝卜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