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这波更新后,可以在朋友圈刷火箭和老铁666了!
前几天,微信突然又更新了,不知道大家都更新了没有?
相关话题又一次冲上了微博热搜,其中一个全新的道具 ——「微信豆」,吸引了大家的注意:

什么是微信豆?难道是微信版的 Q 币吗?
仔细研究一番后,我发现「微信豆」主要是用在视频号直播打赏,而其他的改版动作几乎都和视频号紧密相关……
p.s. 已经知道更新哪些功能的朋友可以直接下拉到第二部分
01
微信这次改了啥
1) 上线直播连麦功能
2)直播支持美颜、抽奖
3)新增视频号流量入口
4)虚拟货币微信豆
改版之后,视频号要“爆发”了?
从今天这波改版来看,官方是摆明了态度,不把视频号搞定不罢休了。
那么这波改版之后,视频号“要爆发”会成为板上钉钉的事实吗?
我认为是的。
因为纵观视频号从 1 月上线到今天的一系列动作,它其实一直都在做 2 件事。
1)让更多用户看到视频号
第一,针对视频消费者。微信在让更多的普通用户发现视频号,进入视频号,并且留在视频号。
首先,在用户发现视频号和进入视频号层面,微信从发现页、朋友圈、公众号图文可加入卡片、接入搜一搜、聊天和朋友圈话题标签引流等几个维度一直在不断加码:
7 月,原本只能像公众号图文一样以链接形式分享至朋友圈和聊天的视频号视频,可以卡片形式分享至朋友圈或聊天; 9 月,视频号接入搜一搜,并且上线了“视频号推广”小程序; 10 月,公众号可以插入视频号动态卡片; 11 月,视频号内测直播在朋友圈置顶;随后不久,置顶直播可以一键关闭,转而在视频号入口置顶“朋友在看的直播”。
其次,为了让用户能留在视频号,微信试图通过社交推荐,来引导用户往下看,并且让用户能够发现自己感兴趣的账号。
6 月,视频号顶部改为“关注”、“朋友点赞”、“推荐”、“附近”四大 tab,且用户点进视频号的默认页面是“朋友点赞”。
左 6月改版前,右 6月改版后
不过针对社交推荐,很多用户表示:
我对我朋友感兴趣的内容并不感兴趣。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特定的圈层中,朋友推荐的内容还是能吸引到你的。
比如某个大佬转发的视频,或者跟你同样做新媒体的朋友点赞的内容,或者跟你兴趣相投的好友推荐的内容,甚至比如你暗恋的对象分享的视频……
这个环节更大的挑战还是在于,社交压力让很多用户不愿意点赞分享。期待微信后续能够解决这个痛点。
不管怎么样,现在这一波改版,视频号的流量入口还是进一步加大了。
难怪编辑部有同事说,最近爸妈已经开始分享视频号的内容给 ta 了。
2)让更多用户生产视频
当然,视频号要想能火,仅仅有人看视频是远远不够的,更核心的还是视频号里面有足够多的优质内容。
所以,视频号诞生以来,针对视频生产者,也一直在下功夫。
从丰富创作形式,到降低运营门槛,再到变现模式的完善,无一不在刺激着越来越多的人入局。
首先,在创作形式上,视频号先后增加了长视频、视频号直播、直播推流,再加上今天推出的直播连麦,来满足不同形式的视频内容生产需求:
10 月 2 日,视频号开始支持 30 分钟以内的长视频;
10 月初,视频号内测直播;
12 月,视频号内测直播推流功能,可以在视频号进行非手机录制的高清直播。
其次,视频号一直在给生产者提供新的变现路径,从最初的只能在视频底部增加公众号文章链接,到后面打通小商店和内测直播带货,再到今天的直播打赏。
也就是说,目前视频平台主流的变现模式,视频号基本都具备了:视频引流、直播带货、直播打赏。
现在只差“视频发布直接带小商店链接”,如果加上视频带货(即使是现在,也可以通过公众号链接来解决这一问题),基本就齐全了。
最后,在运营方面,视频号在 9 月推出了视频号助手来辅助账号分析和运营,如今又增加了直播抽奖工具,帮助直播玩家做用户活跃。
可以说,当流量摆在眼前,且能够顺利变现的时候,视频号必然能吸引到大量的内容创作者;而有了内容的基础,再加上微信的大盘子和引流能力,越来越多的用户使用视频号也是必然结果。
03
结语
根据 QuestMobile 发布的报告,从 2017 年开始,腾讯系在用户时长的占比就一直在下滑,从54.3% 降低到了 39.5%,用户市场不断被头条系和快手系“短视频+直播”的产品形态挤压。
图源:QuestMobile
可想而知,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压力都堆在了微信身上。
而用户时长的解决方案,基本上就是靠视频内容,尤其是短视频+直播内容了。
可是从扶持微视,到推出时刻视频,再到加码公众号视频,这些产品却无一例外不温不火,说微信不“焦虑”不可能的。
所以,今年微信疯狂加码视频号,想通过视频号来满足用户短视频消费的需求。
这波改版后,有用户甚至调侃说:
感受到了来自微信的怒吼:都给我开视频号!都给我直播!
有微信这样的态度和力量在,我认为视频号爆发是迟早的事。
所以,你准备好了吗?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胡萝卜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