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改名部”功劳,Bing终于有了新名字!
收录于话题
在如今中国的网络搜索引擎市场上,百度、搜狗、360这三家国产搜索占据着绝对的垄断地位,其中百度搜索更是以69%的市场占有率位居第一。
一直以来,国产搜索特别是百度搜索都饱受广告多的吐槽,很多用户因为受不了欺诈广告的骚扰,不得不转投国外搜索引擎,例如谷歌和必应。
必应搜索相比谷歌搜索来说,知道和用过的人应该不多,必应搜索是微软于2009年推出的一项网络搜索引擎服务,其英文名为Bing,在国外是仅次于谷歌搜索的第二大搜索引擎。
必应与谷歌命运不同的是,必应至今依然维持着中国大陆的搜索业务,用户无需fq直接就能享受到必应的服务。
相比百度来说,必应最大的优点就是干净,比如同样一个关键词搜索出来的内容差异就很明显!
不过从近日开始,必应的正式名称将从Bing改为Microsoft Bing。
微软为什么非得在Bing前加入Microsoft的名称和标识Logo呢?据称微软这样做的目的是重塑Bing搜索引擎品牌,微软希望对在多个平台上可用的服务和应用使用“Microsoft”这个名字。如果产品或服务只能在Windows上使用,则会在品牌中使用“Windows”这个名字。
例如,去年微软在宣布为MacOS和移动设备提供产品后,将Windows Defender重新命名为Microsoft Defender。同样,微软的Office 365订阅版现在也被称为Microsoft 365,因为该订阅版不仅仅是Office应用。
由于缺乏远景规划,微软一直以来就有给产品改名字的习惯,近几年来,微软频频对旗下业务进行更名,以至于网友调侃微软公司内部有专门的 “改名部”。
当然这只是一个虚拟的部门,现实中并不存在,微软“改名部”的改名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被动改!
被动改的原因无非就是因商标、版权纠纷,不得不对微软产品做出更改,例如原先的SkyDrive就改为了OneDrive。
SkyDrive是微软推出的一项云存储服务,也就是微软自家开发的网盘。
2013年7月,英国法院裁定微软侵权,因为英国Sky广播(BSkyB)拥有Sky商标使用权,随后微软不得不匆匆地将SkyDrive改为OneDrive。
Metro UI是微软在Windows Phone 7中正式引入的一种界面设计风格,也是Windows 8的主要界面显示风格。Win8中将这种UI风格体现得最为明显的部分便是“动态磁贴”。
2012年10月,微软在Windows 8发布会上确认,Windows 8新的用户界面将不会使用“Metro UI”的名称,而改名为“Modern UI”,原因是德国公司Metro AG是“Metro”商标的拥有者。
第二类是主动改,就是因微软发展战略、产品规划需要对产品名称进行适当修改。
例如上面已经说到的Bing改为Microsoft Bing,Windows Defender改为Microsoft Defender。
再比如即时通讯软件MSN甚至经历了多次改名的乌龙:MSN Messenger Service→MSN Messenger→Windows Live Messenger→微软在线。
此外微软主动改名的事例还有:
微软在架构和产品规划上的随意性和反复无常,就如同一个公司领导上来之后,总是推翻前一任的所有工作,然后重新建设,这里面所耗费的内部资源和社会资源可见一斑。
微软的这种源于产品规划上的大架构改动,带来了名字上不得不得跟着变动,微软改名部逐渐声名远播!
你还知道微软哪些改过名的产品呢?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胡萝卜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