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败国产操作系统,是因为一张5块钱的Windows光盘? 最新 8月9日,在东莞松山湖迎来了激动人心的一刻,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发布了鸿蒙操作系统,英文叫HarmonyOS。 鸿蒙系统的出世,让国人的目光再次聚集到到了国产操作系统上,有网友认为鸿蒙为中国争了一口气。 也有保持怀疑态度的网友,发出“国产操作系统都是骗局吗?”的疑问。 对于这个问题的潜台词,萝卜的理解是:“面对国外操作系统的垄断,我们能开发出能跟他们抗衡的国产操作系统吗?” 说到系统,日常生活我们常见的,电脑有苹果OS X系统和Windows系统,手机有iOS系统和安卓系统。 还有一种就是程序猿比较熟悉的,服务器开源操作系统Linux。 以上的操作系统,无一例外都来自西方国家。 可以说从中国人开始使用电脑后,操作系统是一直被西方国家垄断,国产系统黯淡无光。直到鸿蒙诞生,中国正式拥有自主操作系统,打破了这个格局。 中国系统发展历史 1980年代末,电脑进入中国,那时大部分电脑几乎都是安装微软MS-DOS操作系统的。 1990年后,微软的Windows系统成功替代DOS, Windows系统成为电脑操作系统的标配。 还记得那时在电脑城,只需要5块钱,就能买一张Windows光盘,还保证是能用的盗版。 安装方便还便宜,大部分用户重装电脑都会选择Windows系统,间接帮微软提高了市场的占有率之余,还培养了更多用户使用Windows系统的习惯。 所以微软对于盗版,采用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毕竟这波免费宣传完全不用自己花心思。 眼看微软的客户群体逐渐壮大,国内操作系统还是零起步,国家便开始联合高校、企业和科研单位进行了操作系统的研发。 红旗Linux 1999年8月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发布了红旗Linux 1.0版。 2001年12月,在国家支持下,红旗Linux操作系统中标,永中、金山等国产软件都进入采购名单。 2002年,一些电脑厂家开始在产品上预装红旗Linux系统。那一年,国内Linux系统的使用量增加了好几倍,达到了100万套。 但作为中国最早研制的国产电脑操作系统,并没有走向辉煌,2014年中科红旗突然公开转让全部注册商标及软件著作权等资产。 “最有希望取代Windows系统”的红旗Linux操作系统正式陨落。 有指红旗系统落败是因为Window盗版光盘太多,几块钱就能安装到系统,造成绝大多数预装国产操作系统的电脑,最后都会被用户重装成Windows,所以用户越来越少,生态构建不起来,也就败下阵来了。 中标麒麟操作系统(Kylin OS) 2001年中旬,麒麟操作系统(Kylin OS)是中国国防科技大学与其他大型软件公司,联合制作出的商业闭源操作系统,是863计划重大攻关科研项目。 同样是操作系统研发的国家队,中标麒麟的境遇与红旗Linux有着很大的不同。刚开始中标麒麟知名度还没红旗Linux高,而现在已经作为国产操作系统的旗手了。 中标麒麟更重视以国家信息安全为主,产品介绍中重点强调中标麒麟操作系统重点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等差异化特性。 这个系统分成桌面版、通用版、高级版和安全版等,所以广泛使用在能源、金融、交通、政府、央企等行业领域,现在还有很多国有企业都在使用,但是普通人可能知道的并不多,所以在人群中知名度并不高。 深度操作系统(Deepin) 2004年,武汉深之度科技有限公司又推出一款名为“Deepin”的开源操作系统。Deepin也可以叫Linux Deepin、deepin os、深度系统、深度操作系统。 这个系统是基于Linux为核心的发行版。 这个系统主要用于使用者对日常办公、学习、生活和娱乐的操作体验的极致,适合笔记本、桌面计算机和一体机。 包含了所有您需要的应用程序,网页浏览器、幻灯片演示、文档编辑、电子表格、娱乐、声音和图片处理软件,即时通讯软件等等,桌面环境非常美观。而且,中国现在还有不少用户选择使用这个系统的。 除了以上的系统以外,十多年间先后还曾诞生过:威科乐恩Linux、起点操作系统、凝思磐石安全操作系统、共创Linux、思普、中科方德桌面、普华Linux、一铭、RT-Thread RTOS和优麒麟等多个国产操作系统。 但这些系统,都只是在Linux基础上添加一点自己特色,就当成新系统了。 无论怎么改变,最后都是被微软压着出不了头。 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国产手机系统始终没有大发展。 低迷的移动互联网时代 2008年诺基亚还是手机市场霸主,手机标配塞班系统,而那时安卓系统才刚发布。 只用了2年时间,安卓就把塞班系统赶下霸主地位并取代,诺基亚完全没有还手之力,瞬间就被击垮了。 后来的诺基亚哭唧唧的找微软帮忙,打算一起做手机,希望能合作重新打江山。 经过一番抗争,最后的结果也没有打败安卓,份额夺不回来,最后还被微软抛弃了。 打又打不过,那就合作共赢吧。 于是,诺基亚在2016年授权给芬兰的HMD global Oy公司与谷歌,深度合作做起了安卓系统手机。 在这些巨头进行手机操作系统大战的时候,国内运营商的身影也出现过。 中国移动参考了苹果iOS操作系统和Windows Mobile操作系统的优点,利用开放式的安卓手机操作系统,植入各项专有服务,打造属于自己的专有平台,推出国产操作系统OMS。 而联通就基于Linux内核的原生操作系统,打造出一个叫沃Phone的操作系统。 但面对生态强大的安卓系统,当时吹得很厉害的2个操作系统也是寿命不长,甚至现在没多少人知道。 直到2011年,阿里巴巴推出阿里云OS移动操作系统。 与百度云OS、小米的MIUI、华为的EMUI、一加的氢OS、魅族的Flyme等基于安卓为基础再改造操作系统不同。 阿里云OS,没有使用安卓开放系统,是自己研发操作系统。 2012年,宏碁原本打算与阿里云合作推出新手机并宣传阿里云OS,后来受到谷歌施压被迫取消合作。谷歌威胁宏碁如果使用阿里云操作系统,那么其他使用Android的宏碁手机都将中止合作并收取专利费。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阿里云OS宣传不起来,系统的生态没有建设起来,最后阿里云OS被定位到物联网技术发展。 2018年9月,杭州云栖大会上,用阿里云OS打造的斑马智行互联网汽车,这系统才开始吸引人关注。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大部分国产操作系统发展不起来,都是因为用户量和软件生态跟不上,整个系统的发展都会受到很大制约,甚至被打压。 这条路很难走,但这并不是阻碍科技发展的理由,因为从美国这次打压的华为就知道,为什么一定要发展自己的核心技术了。 国产系统的崛起 今年5月20日,谷歌宣布停止与华为部分合作,华为将无法访问谷歌的专有应用和服务。 这个消息公布,对华为造成了很大影响,也终于让人清楚认识到,中国没有自主操作系统的痛点。 一但安卓系统将华为手机封锁起来,欧洲用户手机里跟谷歌沾边的软件,大部分都不能自动更新,会引起比较大的麻烦,这样一搞海外手机市场很有可能丢失。 谁知华为淡定透露了消息,自研系统正在开发之中,并且最早在秋天就要发布。 消息才刚出不久,鸿蒙还没正式发布,美国就立即延迟了禁令,让谷歌先和华为继续合作。 要是真出来一个操作系统,对美国公司的垄断可不利啊! 但是华为已经把话说出来了,怎么能收回呢。 8月9日,鸿蒙还是正式发布了鸿蒙系统,引发全世界瞩目! 中国系统发展了20年都没有超过西方,突然进阶到物联网技术了,震惊了不少西方媒体,纷纷猜想鸿蒙系统是什么时候研发的。 早在2012年,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曾说:“如果他们突然断了我们的粮食,Android 系统不给我用了,Windows Phone 8系统也不给我用了,我们是不是就傻了?” 这句话并不是随便说出来的… 任正非说完这句话的时候,鸿蒙就已经在华为的规划当中了,一度被当作“备胎”的鸿蒙,已经用了7年时间来研发,而且鸿蒙可能已经成熟了,是时候展示一下实力了。 根据华为在开发者大会上披露的信息来看,鸿蒙OS是全球第一个基于微内核全场景分布式OS,有分布式架构支撑,提供天生流畅内核级安全生态系统。 简单来说,这操作系统打通了手机、电脑、平板、电视、汽车、智能穿戴,统一成一个操作系统,只需要一个设备可以操作多个终端应用,能够物物互联。而且,它也是全球第一个基于微内核的全场景分布式OS,而且贼安全。 面对“鸿蒙系统能不能应用于手机上”的提问时,余承东的回应是,可以,随时可用,但考虑到生态原因,优先使用谷歌生态。如果不能用安卓,会使用鸿蒙,且鸿蒙比安卓更强大。 这信息也很明确,鸿蒙不是想做另外一个安卓,目标是发展物联网,鸿蒙面向未来。当然如果谷歌再次对华为封锁,鸿蒙还可以扛下来,而且能更优秀! 说实话,华为精神真的让萝卜佩服。 在美国施加极限压力下,华为手机销量超越苹果,升至全球第二。 谈5G核心专利,华为技术也是处于领先地位。 谷歌封锁操作系统,华为就发布默默研究7的“鸿蒙OS”,向世界宣布,华为有这种危机应对能力。 鸿蒙的诞生,展示了自主创新能力,物联网操作系统,打破了西方垄断20年的技术壁垒,对整个中国的科技产业,树立了榜样的作用。 最重要的是,华为也告诉了全世界,中国有能力研发属于自己的操作系统! 20年后,我们终于追上来了! 说完了,“在看”在哪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胡萝卜周 windows光盘国产块钱操作系统 收藏 海报 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