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暑期,未成年人玩游戏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鹅厂积极响应教育部发布相关通知,近日也放了大招!
正文
7月6日凌晨,腾讯游戏宣布正式上线零点巡航功能,对夜间游戏超过一定时长、实名为成年人的帐号,将进行人脸重点筛查。
凡是拒绝或未通过人脸验证的,将被当成未成年人,纳入腾讯游戏健康系统的防沉迷监管并踢下线。
腾讯开发此功能旨在针对性解决未成年人冒用成年人身份在夜间偷玩游戏的问题(幸亏莫理已经18岁零27个月了……)。
这力度可是相当大!
比那些帮着孩子打掩护一起对付家长的厂商用心多了 
目前,这项功能已在《王者荣耀》、《和平精英》等超过60款产品上线,未来还会逐步覆盖其他更多游戏产品。
手误拒绝人脸识别结果被踢下线的成年人,可以等待下一次人脸认证。可你如果是未成年人,还是省省话费吧,我不信你口才能比他好 ??
据证券时报报道,在腾讯2020年全年业绩报告中,管理层首次披露了未成年用户在游戏内的流水占比。
2020年第四季度,18岁以下未成年人的流水在腾讯游戏中国地区占比为6.0%,其中16岁以下未成年人的流水占比为3.2%。

腾讯管理层在谈到发展游戏业务及保护青少年时表示,持续升级健康游戏系统,旨在帮助家长管理年轻用户在游戏内的使用时长及消费,为中国青少年提供健康的游戏环境。
值得一提的是6月1日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实施以来,各大短视频、游戏、直播App密集推出“青少年模式”。
但“青少年模式”集体开启的同时,也遭遇了不少家长和学生的吐槽:绕开模式太容易,内容池只适合低龄儿童……
徒法不足以自行,从成为各大网络平台的“强制标配”到做到真防真管,从堵漏洞、补短板到提质量、见成效,“青少年模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此外,“青少年模式”的流于形式,也让一些犯罪分子有机可乘。
明明是25岁的周某,却在核心用户群为6-18岁青少年的某知名学习平台上冒充17岁高中生,与13岁的某女生取得联系,再通过线下接触实施猥亵。
宿迁市宿城区人民检察院第五检察部副主任王旭分析此案发现,用户仅凭手机号、微信号、QQ号就可随意注册该平台。
在学生、家长、教师这3种身份间任意选择,平台对用户的审核形同虚设。
随后,宿城区检察院向平台制发检察关注函,推动平台通过“AI赋能信息审核”等方式完善审核机制。
事实上,要让“青少年模式”真正发挥作用,家庭的参与也很重要。
当下,有的家长为了安抚孩子,或者让孩子不要打扰自己,就把电子设备交给孩子,任由他们操作使用,在监督和引导未成年人上网方面,家长需要更用心、多留心。
对了,最近被广为传播的人脸识别时一定要穿衣服!这事是真的!不少网友已“社死” 
兄die,喜欢别忘了点赞或在看噢 
歌事故里
许嵩《如约而至》
由网友“
“点歌
视频来源:腾讯视频
本文发表于公众号【莫理】
▽▽▽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莫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