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等平台封杀敏感词:“伞兵”、“孝子”被禁用
由于敏感词屏蔽的原因,在许多社交平台上,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谐音梗。
比如“傻□逼”一词,在网络环境中,逐渐演变成了“傻哔”“煞笔”“撒币”“烧饼”等谐音词语。
某日,土味网红“虎哥”发布了一个短视频,他在视频中说道,“OK,兄弟们,全体目光向我看齐,看我看我,我宣布个事,我是个傻□逼。”
在视频的字幕里,“傻□逼”被打成了“伞兵”。
此后,“伞兵”这一谐音梗便引得各路网红争相模仿,开始在中文互联网里疯狂传播。
但是,谐音梗也好,开玩笑也好,都应该有尺度和界限。
将“伞兵”与“傻□逼”进行联系的谐音梗,虽然能够避免触发平台的敏感词屏蔽,但对于伞兵这个职业却是严重的侮辱。
近日,新华社发文《“伞兵”是精锐中的精锐,不容污名化!!》的文章,痛批互联网上的玩梗现象。
央视网青年等多家媒体也接连呼吁“不要污名化伞兵”。
从官方的解释来看,伞兵也称空降兵,是空军作战兵种,以空降到战场为作战方式。
512汶川大地震,空降兵15勇士临危受命,从5000米高空冒死一跳,打开空中救援通道;抗洪救灾时,空降兵闻令而动,冲锋在前……
伞兵是光荣并值得尊敬的职业,无论是在抗战时期或是和平时期,面对灾祸,伞兵始终冲锋在前,战斗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在严格的互联网监管之下,越来越多屏蔽词的产生造成了谐音梗的滥用。
但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就像在生活中我们不应拿父母、英烈、民族开玩笑一样,网络谐音梗也不能信口胡诌。
这不仅仅是素质问题,更是一个人的底线。
当然,要想从根源上解决问题,仅靠官媒的呼吁是不够的。在平台审核方面,对于屏蔽词的审核机制应该更加灵活。
当天,多家平台开始着手清理类似用词。
其中,B站发布公告称,将集中治理一些歪曲语义、污名化的用词。
哔哩哔哩社区小管家表示,根据社区规则,我们将处理包括但不限于 “伞兵”“nmsl”“孝子”“孤儿”等词汇,禁止其被作为人身攻击、引战等违规引申用语的方式出现在互动或视频内容中。多次违反社区规则,情节恶劣的账号将会予以封禁。
值得一提的是,经网友验证,目前百度贴吧已将“傻□逼”从屏蔽词库中解除。
不少网友感叹,万万没想到,“傻□逼”一词的解禁居然会是因为这样的原因。
不可否认,很多谐音梗确实能给我们带来许多乐趣,也能避免被屏蔽带来的麻烦。
但身处互联网的大环境之下,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拥有并加强明辨是非的能力,不跟风,多思量,杜绝谐音梗滥用的现象。
网络新型词语的出现,应该遵循语言伦理,更不该伤及无辜。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无痕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