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心病狂!驾驶中车载导航突现弹窗广告,车企越来越流氓了?
转自公众号:扩展迷EXTFANS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yNDUyNDczNg==&mid=2247548093&idx=1&sn=fa94d2955fa4f15715e4e51b6bd09f6d
如今,在一辆现代化汽车上,车机显示屏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车机屏幕也从最开始单纯的导航功能,拓展为更加智能化的系统。
这块不大不小,却又极易吸引驾乘人员注意力的屏幕,自然也给汽车制造商创造了更多的利润空间。
之前360、小米宣布造车的时候,就有不少网友吐槽称:
或许以后开车前都要先看30s广告。
在当时,这还仅仅是一句调侃,没想到不久后,这一互联网思路竟然真的被汽车厂商掌握了精髓。
9月25日,据上游新闻报道,一位来自重庆的刘女士反映称,自己刚买不久的大众ID.6汽车的中控屏竟然出现了广告。
而且广告出现的时机也让人捏了一把汗:当时刘女士正开车行驶到一座立交桥上,路况复杂。
从她提供的照片来看,该广告直接显示在车机屏幕的正上方,并且占比不小,遮盖住了重要的导航界面。
而广告的内容为“推荐购车有好礼!单车成交至高可获12000积分 即日起-9月30日!”
为此,上游新闻记者以消费者身份向一汽大众厂家客服中心求证。
客服回应说:“弹窗广告确实是厂家推的‘购车有好礼’活动,具体是(厂家)哪个相关部门发的,我们这里没有掌握到相关信息。”
对方还表示,(广告)未来还会有,但是频率不一定,时间也不一定。
对于弹窗广告可能导致使用车载导航时面临行车安全的疑问,客服表示:“会把消费者的反馈建议做好登记。”
这件事曝光后,很快引发了舆论热议。
大量网友对于汽车厂商在车机屏幕上弹广告的行为感到震惊。
“在行驶途中弹出广告挡住导航屏幕,这已经涉嫌危害驾驶安全了。”
“万一在不熟悉的岔路口分了神,真的要骂街。”
也有网友提出建议,“这很危险,可以去投诉,应该要出政策限制一下。”
还有网友认为,这仅仅是一个开始,“以后这样的情况可能会更多。”
从刘女士遭遇的广告来看,该弹窗只提供了两个按键,分别为“查看”和“取消”。
为了继续使用导航功能,驾驶员必须腾出手来花几秒钟去处理这个弹窗。
这样一来必然会分心,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并且,如果因为驾驶员分心关闭弹窗而导致事故发生,保险公司可能会拒绝理赔。
那么车主遭受的损失是车商负责,还是广告商负责呢?
事实上,这也并不是第一个车机屏幕弹出广告的新闻了。
在国内,蔚来、WEY、哈弗、长安等部分中国品牌也早都对此进行了“积极”尝试。
去年10月,一名蔚来车主爆料称,蔚来的车机系统会在导航时推送广告。
当时蔚来澄清表示,该用户所看到的并非广告推送,而是关于对于旗下“BLUE SKY LAB”环保子品牌的介绍。
出于对用户体验的尊重和保护,蔚来最终撤回了这条“广告”,并承诺“绝不会通过车机屏幕开展广告业务”。
去年春节期间,哈弗H6车主们也收到了“2021春节活动,潮玩弗牛送喜”的广告。
弹窗显示在车机最前端,必须关闭广告才能使用车机功能。
今年1月,一位WEY摩卡车主在懂车帝车友圈发文称,摩卡车机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广告。
这条贴子下在短短几日内吸引了1500多条回复,也有其他WEY摩卡车主质疑该广告并不是自动弹出,而是需要车主点击后才会出现。
随后,该车主晒出了整个视频。
视频显示,车机在启动后,屏幕上便要求登录账号。
车主扫码登录账号完成后,映入眼帘的便是霸占了整个屏幕的广告。
21世纪,是智能化的时代,也是广告的时代。
在智能系统中插入广告、夹带“私货”,早已是司空见惯的常事。
就拿手机来说,开屏广告、摇一摇广告、弹窗广告,一次次刷新着用户的底线。
如今,这一现象终于也蔓延到了出行工具上,显然,无论是企业还是资本都不愿意错过这一波“发财”的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互联网弹窗信息推送服务管理规定》,今年9月30日起,弹窗广告不能“想弹就弹”了。
《规定》明确,互联网弹窗信息推送服务,是指通过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网站等,以弹出消息窗口形式向互联网用户提供的信息推送服务;互联网弹窗信息推送服务提供者,是指提供互联网弹窗信息推送服务的组织或者个人。
但即使明令禁止之下,也很难说不会有厂商为了巨大的利润空间铤而走险。
回想起2015年前后的手机市场,彼时的国产手机品牌以更高的性价比、更符合中国用户习惯而百花齐放。
但在2016年左右,屠龙者终变恶龙——在国内手机市场占有一席之地的国产手机品牌们,纷纷在系统里加入了广告。
而目前国内的汽车市场,似乎也踏上了同样的路数。
每一个消费者开始担心,我们是否会迎来一个“看完广告才能刹车”的未来。
更重要的是,如果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弹出广告,影响的并不只是客户的心情,甚至可能是生命。
当汽车这个私人空间残存的“净土”也被强行侵入,留给我们不应该只有无奈与愤怒。
只有有关部门出手严厉惩治,坚决抵制这类现象,或许才能阻止广告在汽车领域的扩散。
温馨提示
关注【宝藏姬】
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宝藏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