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了一个奇怪的组织,感觉好像被 360 洗脑了…
前不久,一个燥热的夏夜,正在工作室码字的我,被一封邮件吸引了注意力。
很显然,这个“男士的加油站,女士的美容院”是一条标题与内容八杆子打不着的钓鱼邮件,可男性的荷尔蒙还是驱使我放任不管(dian le jin qu)。谁知从这天起,桌面上经常莫名其妙多出一些小图标,浏览器也开始卡顿、变慢、甚至闪退。嗯?欺负到老子头上,不会是 360 浏览器搞的鬼吧?看我不删了你!
点击卸载后,出现一个常见的挽留界面,我怒填卸载原因并留下了自己的 QQ 号,心想着一旦有人联系我,我就跟 TA 掰扯到底!但以我的经验,这事大概率就没下文了……
嘿?没想到的是,过了一段时间,一名自称工程师的人联系了我。配合他们排查后,原来这不是浏览器的问题,而是之前钓鱼邮件导致的,静默下载了很多后台插件,让 360 背了锅。
他三下五除二帮我搞定之后,还给我发了微笑表情 ……嗯?我这暴脾气,你以为你们的产品很完美了是吗?
男人奇怪的斗志在此刻被激发,看我再找几个 bug,你还笑得出来?经过一下午的荒废,我找了几处问题随手发给了这个工程师,并且彻底忘了这件事。
没想到过了几天,客服又主动联系了我,说我上次提的问题特别专业,想让我加入他们的督导委员会测评产品,说什么他们还有个凡星计划,去年有 30 万用户通过公测、用户交流会等活动,反馈产品建议。这也太能吹了吧?但在好奇心驱使下,我勉为其难地参加了一期活动。
这个活动有一个沟通群,群里的大哥大姐大爷大妈们热情地欢迎了我加入,他们的气氛一度让我怀疑这个群里是不是就我一个真人?进群不久后,我被拉去参加一个叫 360 极速 X 的浏览器公测。哎不得不说,这玩意用了一下还是挺不错的,最起码界面十分符合我的胃口,加载速度也够劲。不过我还是象征性提出了几个刁难产品经理的建议,群里的工作人员说他们会反馈的。
转眼过了几周,无意中在群里发现这帮人在群里讨论新功能测试。我凑近细看,惊讶地发现,我提出的滚动截屏功能竟然给上线了?
一时间竟有点发懵,你们玩儿真的?
蹲在群里久了,发现原来还有很多像我一样的人,多年来都在孜孜不倦地“喷”360,当然有的是他们的真爱粉,也有很多是新加入寻求问题解决的,不过感觉是个挺有爱的极客社区,群里经常发一些 360 的活动福利之类的让大家参与,我也在其中聊到几个同样码字的朋友。
现在,360 极速浏览器 X 已经成了我码字爬资料的必备工具之一。经过这段时间使用,我也了解到去年 10 月上新的这款浏览器采用了较新的 Chromium 95 内核,最大的特点就是快,它支持 Chrome 各项新特性,支持 HDR(高清画质),并且为 64 位版本,官方宣称比极速浏览器 32 位版本性能提升 50%,启动速度及页面加载速度得到大幅度提升。
同时,实用的工具式网址导航、清静的阅读模式、隐私安全防护等模式,带来了轻快简洁的浏览器新体验。“360 极速浏览器 X 不仅界面清新,使用性能依旧不错。”、“其实 360 还是很不错的……真的没有弹窗广告了!”不少线上用户对这款产品评论道。
除了极速浏览器 X 外,360 在近年来上线多款极速版应用,主打永久免费无弹窗广告的安全卫士极速版、青少年模式“小贝守护”等,都颇受业内外好评,而这些产品的成功都离不开用户的建议和指导。把用户需求放在首位,并十几年如一日持续坚持的互联网企业并不多见,360 始终依托于安全大脑黑科技,以坚实的用户基础建设赋能产品,在提升品牌生命力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好吧,我承认好像有点被洗脑了。。
“凡星计划”是 360 推出的「用户体验改善计划」,旨在通过规模化的用户测试,倾听用户声音,反哺产品优化升级,形成可持续发展。据悉,在过去三年中,数十万用户参与到这个计划中来,产出建议内容超百万条,而这些用户建议也成为了 360 产品改善的重要依据。
当前,互联网行业很难再仅靠技术的大型创新来改善用户体验,在用户拥有更多主动权的今天,所谓“提升用户体验”,更重要的是站在用户角度,关注细节,倾听真实的用户诉求,从细微之处了解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周鸿祎曾表示,“没有用户,就没有互联网,用户至上,体验为王”,包括其微博认证,多年来始终以 360 公司首席用户体验官作为介绍。360 能默默的坚持这一点,也算是可贵了。
好吧,我被洗脑的程度加深了。。
数字化时代下,数字安全问题日益凸显,360 基于庞大的用户规模和云查杀模式,以及长期高投入,聚集了 2000 名安全专家,积累了 2000PB 的安全大数据,集中精力攻克了“看不见”网络威胁的难题,积累了海量安全大数据和安全能力,形成了一套“感知风险、看见威胁、抵御攻击”的安全能力,并以此守卫了国家网络安全,协助政企保护战略资产安全。经统计,99%的国家级网络攻击皆由 360 独立发现。
这么一想,作为 360 亿万用户中的一员,咱也算是为国家做贡献了,机智如我!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胡萝卜周